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院动态
爱心法官
盖州市人民法院九垄地法庭副庭长孙崇亮
分享到:
作者:郑玉霞  发布时间:2015-10-26 09:28:25 打印 字号: | |
  “法官不是官,不能摆官样,当好基层法官,就要有一颗爱民之心,才能赢得百姓的信任。”这是盖州市人民法院九垄地人民法庭副庭长孙崇亮的座右铭。孙崇亮同志怀着对法官职业的无限热爱,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严格要求自己,以人民法官应有的正义感和责任感激励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务实的审判工作作风,认真履行一名人民法官的神圣职责。他司法为民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深受院当事人的信任和同行们的爱戴,他已成为营口地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典范。

  孙崇亮同志,男,1964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一级法官。自1989年3月进入法院工作后,一直在最艰苦的一线基层法庭工作,二十六个年头,从不叫苦叫累、从未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默默工作,无私奉献。先后多次被营口市委、市政府,盖州市委、市政府,盖州市人民法院授予优秀共产党员、雷锋式的政法干警、优秀书记员、优秀审判员、办案能手、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2年1月被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省法院办案标兵”, 2013年2月被授予“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的荣誉称号。

  领导眼中的“孙仲谋”:勇于创新,顾全大局

  孙崇亮同志一直坚守在基层法庭,面对基层法庭辖区面积大、人口多且分散,呈现“送达难,调解难”的问题。他结合自己多年实际办案经验,发现乡情力量具有不可比拟的亲和力和说服力,从而总结、创新出一套便捷高效的送达、调解工作方法,即充分联系地方党委、政府,特别是借助村委会的力量完成送达、参与调解。这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丰富了工作方法,节约了审判资源。2012年12月初,两大国有银行将本辖区内7个办事处共计90余名被告诉至法庭。面对如此众多的被告,传统的送达模式显然不能够及时有效解决纠纷。孙崇亮及法庭其他同志及时联系相关村委会的负责人,请他们帮忙完成送达,法庭仅用半天时间将诉讼文书全部送达完毕,保证了案件的及时审结。在另一起继承纠纷案件中,被告较多,不配合签收法律文书,送达、调解均存在困难。立案后,孙崇亮同志即到原、被告所在地的村委会委托送达相关法律文书,同时与村干部沟通后对原被告之间矛盾有了深入的了解。孙崇亮同志召集全部原、被告当事人到其法庭调解,在调解过程中邀请村干部协助调解,经过他和村干部共同的耐心劝解,用了一整天时间终使原被告双方握手言和,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对于企业的涉诉案件,如处理不妥当,不仅会干扰企业的生产经营,也会影响到辖区及市里的经济发展和吸引外资形象。如辖区内某村造纸厂历史上常年往墙外的排污沟排放污水,该处新批建居民建房后,一居民就到法庭诉,要求排除妨碍,其他新批建房户的居民也持观望态度。造纸厂认为已建厂多年,历史上形成客观事实,居民则认为这是我生存的权利。孙崇亮同志接手此案后认为这是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处理不好极易引发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于是他先后找双方调解,找村委会协助调解,共经过六轮调解,终于达成协议,双方握手言和,此案的调解解决不仅包括企业在内的双方当事人满意,也得到辖区内党委,政府和市里有关部门的肯定,为招商引资树立了良好形象。

  同事们眼中的好同事:案件标兵,德行兼备

  多年来,孙崇亮同志在工作中,虚心好学,任劳任怨,总能成为所在工作庭室的业务骨干,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审判工作中去,忘我地工作,兢兢业业,甘于奉献。为了能够实现好“快结案、结好案”的目标,他经常牺牲节假日,加班加点地工作。多年来,他共审理各类案件2500余件,其中2009年处结172件,2010年处结181件,2011年处结202件,2012年处结203件,2013年处结177件,2014年处结193件,办案数量在全院名列前茅。多次被国家、省、市评为优秀法官,办案标兵。他所承办的案件全部结案,并且无一积案、无一错案、无一超审限案件、无一上访案件、无一违纪案件,而且呈现调解率高,上诉率低的特点,每年都以优异成绩荣获各项殊荣。这背后饱含着他对审判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无限热爱的敬业精神,更饱含着大量的艰辛和困难。在审判工作中,因其业务精通,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德行过人,作风扎实,深受同事们的敬重,同事们遇到疑难、复杂的案件,经常和他探讨处理方法,他总能在关键点上给予指点,令案件圆满处结。

  秦某、车某是已过古稀之年的老俩口,家住九寨镇唐岭村。2013年3月5日,二位老人来到九垄地法庭起诉他们的两儿一女,诉告子女未尽到赡养老人的责任。立案后,承办法官孙崇亮多次邀请村委会干部到原、被告家中做调解工作,经过多番努力,均未达成协议。考虑到老俩口均系年近八旬的老人,久病缠身,行动非常不便,而且孙崇亮法官通过调研发现近年农村赡养纠纷多,为了宣传不赡养老人可耻的观念,经研究决定,此案采用巡回审判的方式即到原、被告所在地进行开庭审理。2013年4月9日,九垄地法庭赴原、被告所在九寨镇唐岭村就地进行巡回审判。来了不少围观群众,李嘉琪院长对此案非常重视,由主管院长董虹副院长带领本院民商事案件评查组亲临巡回审判现场进行现场评查、督导。在庭审前,九垄地副庭长孙崇亮法官再次语重心长,用真情感化对双方当事人做庭前调解工作,在村干部的配合下,三被告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对自己没有尽到赡养义务均表示悔悟,即刻给付了当年的赡养费用。三被告的言行得到了二原告的谅解,二原告要求撤回起诉,并对法庭工作表示由衷的感谢。此案的圆满解决达到了“解决一案,教育一片”良好的效果,评查组的同事对孙崇亮这样的做法表示认同和赞赏。

  当事人眼中的好法官:真情感化,保障民生

  基层法庭审理工作,比较重要的部分就是婚姻家庭案件。看上去没什么了不起的,但对当事者来说却事关终身生活是否幸福的大事,如处理不好不及时,很容易使矛盾激化,影响到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因此,婚姻家庭案件如果没有原则上的错误,对第一次起诉离婚的一般采取调和不判离得方式,孙崇亮同志认为虽然费时、费力、费心,但多做调解、耐心调解工作是非常值得的。如某村孙某诉丈夫陈某离婚案,二人系自由恋爱,结婚七年,生有一子,夫妻感情一直和睦,因陈某经常在外赌博很晚回家,输了钱又不敢告诉妻子,妻子遂疑心丈夫有外遇,于是产生口角,后陈某说出实情,但妻子仍不相信并搬到娘家,陈某去接多次孙某不肯回家还跟父母诉苦,最终诉至法庭。了解这些情况后,孙崇亮法官找到孙某及父母,语重心长地说服教育了孙某,令其改过自新,孙某认识到自己赌博的危害后,孙崇亮法官又带着他到女方家做调解工作,经过男方主动承认错误并耐心的调解,终使妻子谅解了丈夫,以调解的方式处结此案,拯救了一个频临破裂的家庭,此后,孙法官对这一家庭进行过回访,夫妻间和睦如初。

  中国梦,有一个魂,那就是民生。民生中最基本、最迫切、最广泛的就是农民工的问题。拖欠农民工工资这类案件是一种典型的劳动争议案件,它们涉及人数众多,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处理好这类劳动争议案件不仅事关他们的切身利益,也为外来务工人员到我市打工发展创造条件,也提升了我市人文环境形象。14年1月份,正值临近春节期间,有外地在盖州打工的多位农民工到法庭诉告本地一包工头李某拖欠工资,导致他们无钱回家过年的窘境。按照特案特办的原则,庭长将此案交给孙崇亮同志办理。孙崇亮同志不顾当时天下大雪而且已到下班时间,顶风冒雪赶到被告家中,耐心做被告的工作,终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由李某先支付部分工资给农民工让他们回家过年,余款分两个月内付清。

  观众眼中的孙法官:廉洁自律,踏实工作

  2014年营口中院以孙崇亮同志事迹为原型,拍摄法治微电影《情》,并荣获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届十佳微电影。值得一提的是本片是辽宁省法院系统唯一获得十佳微电影的影片。影片浓缩了一名基层普通法官二十五年来的踏实工作、用情办案的经历。片中通过讲述孙崇亮法官在基层法庭办理劳动争议纠纷与赡养纠纷中能够廉洁自律、以理服人、用情感化的工作态度。通过用真情调解成一件件棘手的案件,展现了一名基层法官用心工作,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体现了基层法官能够立足审判岗位,踏实工作,以实实在在的业绩,践行了新时期政法干警的核心价值观。

  家人眼中的顶梁柱:照顾家人,无私忘我

  在为审判工作无私奉献的同时,孙崇亮同志还有值得称颂的另一面。他出生在盖州市东部山区的农民家庭,一直与父母一起生活,家庭比较困难,父母年迈多病,送走了患脑血栓多年的父亲,还有一位体弱多病老年痴呆的母亲需要赡养,妻子身体不好,需要照顾,他每天都坚持为母亲做饭,周末带母亲晒太阳,对妻子呵护有加,无微不至。即使家境如此困难,但是他始终廉洁自律,坚决抵制金钱、关系、人情等各种诱惑干扰,严格执法,秉公办案,使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辉本色熠熠闪烁。

  “法官不是官,不能摆官样,当好基层法官,就要有一颗爱民之心,才能赢得百姓的信任。”他深知法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可以挽救一条生命,甚至一个家庭!法官一时疏忽、丝毫的懈怠,都有可能酿成大的事件,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天大的事,法官一定要全心全意地为当事人着想,从一种新的角度去检点自己的言行、思考问题,坚持“人性化”执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基层用真心真情赢得百姓的信任,赢得我们百姓这个衣食父母的厚爱,从而取得他们信任和支持。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孙崇亮同志怀着对法官职业的无限热爱,时刻以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严格要求自己,以人民法官应有的正义感和责任感激励自己。孙崇亮同志作为法院队伍中的普通一员,恪守法官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清正廉洁、严于自律,树立了在百姓心中“好法官”的形象,他立足审判岗位,无私奉献,踏实工作,以实实在在的业绩,践行了新时期政法干警的核心价值观,无愧于人民法官的称号。
责任编辑:郑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