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市法院面对案件“铺天盖地”日趋渐增的新形势,追求司法统计分析工作的“顶天立地”,使其充分发挥为执法办案、科学决策、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的重要作用,取得了深化平安建设、强化司法基本保障的“刚性成果”。
坚持“案结事了”与“案结事不了”的辨证统一。狠抓案件质量,力求从源头上解决上访问题,从根本上提升社会公信力,真正做到“案结事了”。坚持“案结事不了”,全面、准确、及时采集原始审执结案件数据,综合运用各种分析方法,针对审判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等问题,积极开展调研性统计分析工作,把重点放在那些事关法院中心工作的战略性、综合性问题上,提出具有前瞻性、预见性的意见和对策,坚决杜绝案子一结就“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的习惯做法,真正做到“拨云破雾看走势”,掌握审判运行态势,总结审判规律,指导工作实践。调研室、业务庭坚持“慢工出细活”的原则,对2012年审执案件进行搜集、整理、汇总,依据不同的统计指标,归纳、总结、探索出一些审判规律和审判动态,研判审判发展态势,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使“柔性指导”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坚持“柔性指导”与“刚性审判”的有机统一。法院结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针对司法统计分析中发现的隐患性、典型性、源头性问题,大力开展向社会各界发送司法建议活动,迈开双腿走企业进社区,使司法建议的“柔性指导”有效地弥补了“刚性审判”的局限性,并直接取得了深化平安创建、强化司法基本保障的“刚性成果”。一是关注毒品犯罪新动向,严防新型毒品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建议职能部门加大娱乐场所管控,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严防青少年吸食K粉、摇头丸等新型毒品。二是监督拆迁安置实现公平公正,保护特殊群体权益不受侵犯。建议区动迁安置办,注重对“空巢老人”、残疾居民等特殊群体的关怀,赋予他们选择较低楼层安置房的权力,避免由“抽签决定回迁安置”分配方式,造成一旦抽到较高楼层的房屋,就会对今后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三是采取召开座谈会、走访金融监管部门和企业、个案剖析等方式,向企业及相关部门提出了有关合同订立、用工管理、安全生产、污染治理、维护地区金融安全、防范经营风险等方面建议10余条,有效提升了司法服务的附加值。四是科学治访,建言献策。院信访办通过对近年来缠访缠诉的信访积案进行隐患评估分析,提出了《关于加强信访工作的意见》,即开展“大约访、大接访、大下访”和对信访案件采取“一件案子,一套班子,一名包案领导,一个解决方案”的“三访四一”活动,强力破解信访难题,取得了省、市“两会”期间上访“零登记”的好效果。五是院党组提出了创建“民生法院”的奋斗目标。即强化群众理念,着力保障民生,妥善处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社保、劳动报酬等案件,让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居所”。